雞蛋半數含類雌激素兒童日吃2隻已超標 8款安全雞蛋清單
發布時間: 2018/04/30 00:00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18
雞蛋含雌激素?以為多吃雞蛋有營養,但可能變相長期攝入雌激素!生物科技公司「水中銀」測試市面12個品牌共21款雞蛋,發現11款(52%)雞蛋樣本含類雌激素,其中4款雞蛋更測出顯著類雌激素的水平,長期攝入可令內分泌失調、誘發癌症及生殖能力下降。按世衞指引,兒童進食該11款含類雌激素雞蛋,日吃2隻已經超標。
水中銀於2017年8月至10月期間,於本港各大超級市場(一田、百佳,City’Super) 、網上平台(HKTV mall)及本地農場雞蛋直送商店選購了12個雞蛋品牌,共21款雞蛋樣本作魚胚胎毒性檢測,當中包括本地及國際品牌如嘉道理農場、滋味、CP、Freds、德青源和陽光等。
慢性毒物測試4個樣本雌激素含量顯著
於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慢性毒物測試中,10個(48%)樣本「表現理想」,11個(52%)「有待改善」。當中,有4個樣本於顯微鏡下看到測試使用的鯖鱂魚胚胎其肝臟發出綠色熒光,表現出顯著類雌激素水平。
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指,是次發現準確探測出雞蛋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,可透過農藥、獸藥、抗生素、激素、塑化劑、有機持續污染物等雌激素攝入,擾亂人體内分泌。
杜偉樑指,小童每日進食2隻雞蛋就已經吸取過多雌激素。他解釋,不合格的11個雞蛋樣本的類雌激素含量至少達240納克。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指引,每日雌激素攝取量不可以超過每公斤50納克,
以重約10公斤的小童為例,每日進食2隻雞蛋就已經超標;對於70公斤的大人則每日進食14隻雞蛋才會超標。
他又引述世界衞生組織與聯合國指出,類雌激素可能引發人體各種疾病並令內分泌失衡,如癌症(乳癌、卵巢癌、子宮癌、宮頸癌,甲狀腺癌等)、生殖能力下降、神經系統紊亂、兒童性早熟、糖尿病等。
他提醒,孕婦、嬰兒、發育中的兒童及青少年是較容易受內分泌干擾物(如類雌激素)影響的群體,他建議消費者審慎選購通過生物檢測的「綠魚」安全購買雞蛋。
雞蛋含類雌激素,點揀安全雞蛋,即看:雞蛋半數含類雌激素誘發癌症致不育 貴蛋7成不合格
急性毒超標最高2倍
於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中,18個(86%)樣本「表現理想」,3個(14%)「基本合格」,未有樣本屬最差的「有待改善」級別。
不過3個「基本合格」的樣本中,包括急性毒超標最高的雞蛋樣本,較水中銀的安全標準高出近2倍。水中銀指,多項研究已證實,對斑馬魚胚胎發育有影響的有毒物質,對人類也構成高度健康風險,包括心血管毛病,骨骼異常發育等。
水中銀指,斑馬魚和人類致病相關基因擁有高達84%的相似度,於顯微鏡下,觀察到斑馬魚胚胎在接觸雞蛋樣本中的急性有毒物質後,出現發育異常,包括血液凝結、心臟水腫,嚴重情況下測試的魚胚胎直接死亡。
水中銀又指,過往有研究指出,母雞攝取的污染物,如飼料中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嘔吐黴素(4-deoxynivalenol) 、農藥殘留芬普尼(Fipronil) 、獸藥殘留美洛昔康(Meloxicam) 等可傳遞給雞蛋,同時影響母雞的健康狀況,不排除當中有化學物質於單獨或混合效應下產生毒性。
毒性亦有機會由環境因素造成,包括農場土壤、空氣、飲用水,運輸飼料槽車等。
食安中心表示,一直透過恆常食物監察計劃,按風險為本的原則,從進口、批發及零售層面抽取食物樣本作化學及微生物測試,確保食物符合本港法例規定和適宜供人用。
在2015年至2018年3月,中心共抽取超過1600個蛋類及其製品樣本作化學及微生物測試,除5個雞蛋及3個蛋液樣本被檢出除害劑氟蟲腈含量超出法例標準外,其餘樣本全部通過檢測。中心已公布有關不合格樣本的檢測結果及作出跟進。另外,中心亦抽取超過1300個食物樣本作激素測試,全部樣本通過檢測。
根據《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》(第132章)第54條的規定,任何在香港出售擬供人食用的食物,不論進口或本地生產,必須適宜人食用。
8款被評為品質卓越的無雌激素雞蛋:
想知更多食用安全的報道【請按此】
更多有關安全吃雞蛋的報道: